권호기사보기
기사명 | 저자명 | 페이지 | 원문 | 기사목차 |
---|
대표형(전거형, Authority) | 생물정보 | 이형(異形, Variant) | 소속 | 직위 | 직업 | 활동분야 | 주기 | 서지 | |
---|---|---|---|---|---|---|---|---|---|
연구/단체명을 입력해주세요. |
|
|
|
|
|
* 주제를 선택하시면 검색 상세로 이동합니다.
표제지
國文抄錄
목차
Ⅰ. 머리말 11
Ⅱ. 明末 江南地域의 公演 文化 21
1. 都市·市鎭과 商業의 發達 21
2. 公演 文化의 경향과 公演 場所의 多變化 25
3. 士人·作家의 戲曲 創作 35
Ⅲ. 明末 江南地域의 出版業과 揷畫本 書籍 43
1. 坊刻本 書店의 盛況 43
2. 揷畫本 圖書 出版과 板刻의 多樣化 54
Ⅳ. 江南地域의 揷畫本 戲曲의 板刻 類型 63
1. 建陽의 圖文型 揷畫 63
2. 金陵의 公演舞臺型·園林型 揷畫 78
3. 武林·蘇州·吳興 揷畫本 戲曲의 異色 刻風 103
Ⅴ. 揷畫本 戲曲의 畫家와 刻工의 참여 135
1. 汪耕과 玩虎軒·環翠堂·起鳳館刊本 135
2. 趙璧과 容與堂刊本 158
3. 王文衡과 閔氏·淩氏刊本 171
Ⅵ. 戲曲 揷畫 板刻의 諸樣相: 淸代 戲出 年畵 193
Ⅶ. 맺음말 206
參考文獻 211
부록 289
[부록] 明末 揷畫本 戲曲 目錄_建陽 289
[부록] 明末 揷畫本 戲曲 目錄_金陵 293
[부록] 明末 揷畫本 戲曲 目錄_徽州 300
[부록] 明末 揷畫本 戲曲 目錄_武林 301
[부록] 明末 揷畫本 戲曲 目錄_吳興 304
[부록] 明末 揷畫本 戲曲 目錄_蘇州 306
[부록] 明末 揷畫本 戲曲 目錄_其他 地域 308
Abstract 313
圖1. 『洪武南藏』 〈玄奘法師譯經圖〉, 1372年, 24x12cm, 四川省圖書館 所藏. 237
圖2. 『妙法蓮華經觀音普門品 經』, 應天府(南京) 沙福智刊本, 1395년, 27x62cm, 中國 國家 圖書館 所藏. 237
圖3. 『大明三藏聖教北藏』, 1421-1510년, 26.8cm, 北京 故宮博物院 所藏 237
圖4. 『釋氏源流』 1486年, 中國 國家圖書館 所藏 238
圖5. 『老子道德經』, 1460년. 238
圖6. 『曆代古人像贊』, 1475년. 238
圖7. 『吳江志』, 1488年. 238
圖8. 元 王楨 攢, 『農書』, 明 嘉靖年間(1522-1566). 239
圖9. 丁雲鵬·江世會 繪, 黃鏻·黃應泰·黃一彬 刻, 『程氏墨苑』, 〈聖母懷抱聖嬰〉, 徽州 程氏滋蘭堂刊本, 1606년, 24.4x14.7㎝. 239
圖10. 吳雲軒·陶國臣·晦之 刻, 『三才圖會』, 王圻 編, 1609년. 239
圖11. 黃應澄·黃應淳 繪, 黃暘穀·黃亮中·黃伯符·黃端甫·黃方中 合刻, 『閨範』, 1590년, 20.2x13.2㎝. 239
圖12. 『新刊耀日冠場擢奇風月錦囊正雜兩科全集』,明嘉靖32年(1553),建陽詹氏 進賢堂刊本, 20.3x11.7㎝, El Real Mon asterio de San Lorenzo del Escorial. 240
圖13. 『重刊五色潮泉揷科增入詩詞北曲勾欄荔镜記』, 明嘉靖45年(1566), 建陽 余氏 新安堂刊本, 20.3x11.7㎝, 『古本戏曲版画图录』 第一冊 影印本. 240
圖14. 『新刻增補全像鄕談荔枝記』 建陽 朱仁齋 與畊堂刊本, 明萬曆 9年(1581), 20.3x11.7㎝, 『明本潮州戲文五種』 影印本 240
圖15. 『新鍥精選古今樂府滾調新詞玉樹英』, 建陽 余泗崖刊本, 明 萬曆27年(1599), 20.3x11.7㎝, 『海外孤本晩明戲劇選集三種』影印本. 240
圖16. 『新鍥精選古今樂府滾調新詞玉樹英』 中 〈長亭分別〉, 建陽 余泗崖刊本, 明萬曆27年(1599), 20.3x11.7㎝, 『海外孤本晩明戲劇選集三種』 影印本. 240
圖17. 『鼎鎸時興滾假令玉谷新簧』, 建陽 劉廷禮刊本, 明萬曆38年(1610), 20.6x11.8㎝, 『善本戲曲叢刊』 影印本. 240
圖18. 『新刊京板靑陽時調詞林一枝』, 建陽 叶志元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3x11.7㎝, 『善本戲曲叢刊』 影印本. 241
圖19. 『重刻元本題評西廂記』-〈佛 殿奇達〉, 建陽 劉龍田 喬山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3x11.7㎝, 日本內閣文庫所藏影印本. 241
圖20. 『紅梨花記』, 建陽 楊居菜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5x26㎝,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41
圖21. 魏之璜·一元·若新·梅云 繪, 『新刻魏仲雪先生批評琵琶記』, 建陽 余少江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1.5x24㎝, 中國 首都圖書館 所藏. 241
圖22. 劉素明 刻, 『新編孔夫子 周游列國大成麒麟旗』, 建陽 詹顯宇 長庚館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19x12.5㎝, 『古本戲曲叢刊二集』影印本. 241
圖23. 趙璧·蕭騰鴻·劉素明·蔡元勳 繪, 劉素明 刻, 『鼎鐫陳眉公先生批評玉簪記』 中 單面, 建陽 蕭騰鴻·蕭世熙 師儉堂刊本,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5x12.7㎝,中國 大連圖書館 所藏. 241
圖24. 蔡汝佐 等 繪, 劉素明 刻, 建陽 謝儉堂刊本, 『鼎鐫陳眉公先生批評綉襦記』, 萬曆 年間(1573-1620). 242
圖25. 劉松年 等 繪, 建陽 謝儉堂刊本, 『鼎鐫陳眉公先生批評幽閨記』, 萬曆年間(1573-1620). 242
圖26. 「韓翃 詩」, 『唐詩畫譜』, 1620年. 242
圖27. 「九日 詩」, 『唐詩畫譜』, 1620年. 242
圖28. 劉素明 刻, 『新刻酒酒篇』, 建陽 鄭志謨刊本, 明天啓年間(1621-1628), 18.5x11㎝. 『古本戏曲版画图录』第四冊 影印本. 243
圖29. 『七種爭奇』 中 『茶酒争奇』, 余彭德·余泗泉 萃慶堂刊本, 明天啓年間(1621-1628), 19x21.6㎝, 日本 內閣文庫 所藏. 243
圖30. 『新刻出像音注觀世音修行香山記』 中 〈副末開場〉, 金陵 富春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13㎝,『古本戲曲叢刊二集』影印本. 243
圖31. 『新刻出像音注觀世音修行香山記』 中 〈鬼判助力〉, 金陵 富春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13㎝,『古本戲曲叢刊二集』影印本. 243
圖32. 『新刻出像音注点板徐孝義祝發記』 中 〈博士稱觴慶壽〉, 富春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13㎝,『古本戲曲叢刊初集』影印本. 243
圖33. 『新刻出像音注韓湘子度文公升仙記』 中 〈姪婦嬸姆請請員夢〉, 金陵 富春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13㎝, 『古本戲曲叢刊二集』影印本. 244
圖34. 『新刻出像音注商輅三元記』 中 〈商格冠巾赴考〉, 金陵 富春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13㎝,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44
圖35. 山西省 翼城縣 喬澤廟 戲臺. 244
圖36. 『新刻出像音注韓湘子度文公升仙記』 中 〈文公祈雪遇湘子〉, 金陵 富春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13㎝, 『古本戲曲叢刊二集』 影印本. 244
圖37. 『新刻出像音注觀世音修行香山記』 中 〈衆信皈依〉, 金陵 富春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13㎝, 『古本戲曲叢刊二集』 影印本. 244
圖38. 山西省 洪洞縣 霍山明應王殿. 244
圖39. 明, 『鼓掌絶塵』 245
圖40. 四庫全書本 『樂書』 中 〈熊羆案〉揷畫 245
圖41. 至正5년(1345) 山西省 臨汾市東羊村 東岳廟 245
圖42. 〈觀無量壽經變〉, 8세기 중엽, 甘肅省 燉煌 北面, 300x410㎝. 245
圖43. 『新刻出像音注商輅三元記』-〈雪梅斷机敎子〉, 金陵 富春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13㎝,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46
圖44. 黃鋌·黃鈁 刻, 『新編目蓮救母勸善戲文』, 徽州 郑之珍 高石山房刊本,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27㎝, 『古本戏曲版画图录』 第一冊 影印本. 246
圖45. 黃一楷·黃一鳳 刻, 『元本出相點板琵琶記』 中, 5齣〈南浦囑別〉, 徽州 玩虎軒刊本, 明萬曆25年(1597), 20.8x24㎝, 中國 國家圖書館 所藏. 246
圖46. 『征歌集』, 徽州 玩虎軒刊本, 明萬曆25年(1597), 20.7x26.6㎝, 中國 國家圖書館所藏. 246
圖47. 汪樵云 刻, 『新鎸藍橋玉杵記』 中 單面, 徽州 胡耘 山人 浣月軒刊本, 明萬曆34年(1606), 20.5x25㎝,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46
圖48. 黃伯符 刻, 『大雅堂雜劇』 中 〈京兆記〉, 徽州 大雅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18.8x26.6㎝『古本戏曲版画图录』第一冊 影印本. 247
圖49. 黃鏻·黃近陽 刻, 『新鎸女貞觀重會玉簪記』, 徽州 觀化軒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19.5x26㎝, 上海圖書館. 247
圖50. 明 錢穀(1508-1578), 〈求志園圖〉 部分, 紙本設色, 29.8x190.5㎝, 故宮博物院 所藏 247
圖51. 明 文徵明(1470-1559), 〈眞賞齋圖圈〉, 紙本設色, 36x107.8㎝, 上海博物館 所藏. 247
圖52. 『環翠堂樂府投桃記』 中 18出〈幽會〉, 金陵環翠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5x25㎝, 『古本戲曲叢刊二集』 影印本. 248
圖53. 『環翠堂樂府投桃記』 中 〈寄發〉, 金陵 環翠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5x25㎝, 『古本戲曲叢刊二集』 影印本. 248
圖54. 『環翠堂樂府投桃記』-20出 〈秋懷〉, 金陵 環翠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5x25㎝, 『古本戲曲叢刊二集』 影印本. 248
圖55. 『環翠堂樂府投桃記』-7出 〈邂逅〉, 金陵 環翠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5x25㎝, 『古本戲曲叢刊二集』 影印本. 248
圖56. 陳聘洲·陳震哀 刻, 『袁了凡先生釋義西廂記』, 金陵 環翠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5x25㎝, 上海圖書館 所藏. 248
圖57. 陳聘洲·陳震哀 刻, 『袁了凡先生釋義西廂記』 中 3本3折, 金陵 環翠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5x25㎝, 上海圖書館 所. 248
圖58. 『環翠堂樂府彩舟記』, 金陵 環翠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5x25㎝, 『古本戲曲叢刊二集』 影印本. 249
圖59. 『環翠堂樂府天書記』, 金陵 環翠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1.5x28.4㎝, 中國 國家圖書館 所藏 249
圖60. 錢貢 繪, 黃應組 刻, 『環翠堂園景 圖』 中 〈天放亭〉, 金陵 環翠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4x1,468㎝, 中國 傳惜華 所藏. 249
圖61. 錢貢 繪, 黃應組 刻, 『環翠堂園景 圖』 中 〈蘭亭修禊〉, 金陵 環翠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4x1,468㎝, 中國 傳惜華 所藏. 249
圖62. 錢貢 繪, 黃應組 刻, 『環翠堂園景圖』 中 〈環翠堂〉, 金陵 環翠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4x1,468㎝, 中國 傳惜華 所藏. 249
圖63. 汪耕 繪, 黃一彬·黃一楷 刻, 『王李合評北西廂記』, 武林 曺以杜 起鳳館刊本, 明萬曆38年(1610), 20.8x27.2㎝上海圖書館 所藏. 249
圖64. 『重校元本大板釋義全像音釋琵琶記』, 雲林別 墅刊本, 明末(1573-1644), 20.3x27.2㎝, 中國 國家圖書館 所藏. 250
圖65. 張夢征 繪, 黃一彬·黃桂芳·黃瑞甫 刻, 『靑樓韻語』, 明萬曆44年(1616), 20x24㎝,中國 國家圖書館 所藏. 250
圖66. 張夢征 繪, 黃一彬·黃桂芳·黃瑞甫 刻, 『靑樓韻語』, 武林刊本, 明萬曆44年(1616), 20x24㎝, 中國 國家圖書館 所藏. 250
圖67. 黃應光·黃瑞甫 刻, 『吴騷集』, 武林 張琦 白雪齋刊本, 明萬曆44年(1616), 19.7x25㎝, 『古本戏曲版画图录』第三冊 影印本. 250
圖68. 黃應光·黃瑞甫 刻, 『吴騷集』, 武林 張琦白雪齋刊本, 明萬曆44年(1616), 19.7x25㎝, 『古本戏曲版画图录』第三冊 影印本. 251
圖69. 『重校千金記』, 金陵 陳大來 繼志齋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26㎝, 傳惜華 所藏. 251
圖70. 『重校義俠記』中〈巧媾〉, 金陵 陳大來 繼志齋刊本, 明萬 曆年間(1573-1620), 21.5x13.5㎝,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51
圖71. 『重校五倫傳香囊記』, 金陵 陳大來 繼志齋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1.5x13.5㎝,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51
圖72. 『重校紅拂記』, 金陵 陳大來 繼志齋刊本,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1x28㎝, 上海圖書館 所藏. 251
圖73. 謝茂連 刻, 『李卓吾先生批評幽閨記』, 武林, 容與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51
圖74. 謝茂連 刻, 『李卓吾先生批評幽閨記』, 武林, 容與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52
圖75. 姜體乾 刻, 『李卓吾先生批評紅拂記』, 武林, 容與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27㎝, 日本 東京大學校 文學部 所藏. 252
圖76. 姜體乾 刻, 『李卓吾先生批評紅拂記』, 武林, 容與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27㎝, 日本 東京大學校 文學部 所藏. 252
圖77. 汪修 繪, 『四聲猿』, 武林 鐘人杰刊本, 明 萬曆 12年(1614), 21.2x28㎝, 中國 國家圖書館 所藏. 252
圖78. 『四聲猿』, 紹興 李正謨 廷閣刊本, 明崇禎年間(1628-1644), 20x27㎝, 上海圖書館 所藏. 252
圖79. 陳洪綬 繪, 項南洲 刻, 『張深之正北西廂秘本』-〈目成〉, 武林刊本, 明崇禎年間(1628-1644), 20.2x26㎝, 浙江圖書館 所藏. 252
圖80. 陳洪綬 繪, 項南洲 刻, 『張深之正北西廂秘本』-〈窺柬〉, 武林刊本, 明崇禎年間(1628-1644), 20.2x26㎝, 浙江圖書館 所藏. 253
圖81. 陳洪綬 繪, 項南洲 刻, 『張深之正北西廂秘本』-〈解圍〉, 武林刊本, 明崇禎年間(1628-1644), 20.2x26㎝, 浙江圖書館 所藏. 253
圖82. 陳洪綬 繪, 項南洲 刻, 『張深之正北西廂秘本』-〈驚夢〉, 武林刊本, 明崇禎年間(1628-1644), 20.2x26㎝, 浙江圖書館 所藏. 253
圖83. 陳洪綬·孫鼎·魏先·陸璽·高尙有·任世沛 繪, 項南洲 刻, 『李卓吾先生批評西廂記眞本』, 武林西陵天章閣, 崇禎 13年(1640), 20x26㎝, 中國 國家圖書館 所藏. 253
圖84. 陳洪綬 繪, 項南洲 刻, 『新鎸節義鴛鴦夢嬌紅記』, 紹興 孟称舜刊本, 明崇禎12年(1639), 20x10㎝, 北京圖書館 所藏. 253
圖85. 陸武淸 繪, 項南洲 刻『懷遠堂批点燕子箋』 中 左〈酈飛雲像〉, 右〈華行雲像〉, 武林刊本, 明崇禎年間(1628-1644), 20.2x13㎝, 北京 師範大學圖書館 所藏. 254
圖86. 陸武淸 繪, 項南洲 刻『懷遠 堂批点燕子箋』 中 35齣〈箋合〉, 武林刊本, 明崇禎年間(1628-1644), 20.2x13㎝, 北京 師範大學圖書館 所藏. 254
圖87. 陸武淸 繪, 項南洲 刻, 『懷遠堂批点燕子箋』 中 2齣〈約 試〉, 武林刊本, 明崇禎年間(1628-1644), 20.2x13㎝, 北京 師範大學圖書館 所藏. 254
圖88. 陸武淸 繪, 項南洲 刻, 『懷遠堂批点燕子箋』 中 11齣 〈題箋〉, 武林刊本, 明崇禎年間(1628-1644), 20.2x13㎝, 北京 師範大學圖書館 所藏. 254
圖89. 陸武淸 繪, 項南洲 刻, 『懷遠堂批点燕子箋』 中 12齣 〈拾箋〉, 武林刊本, 明崇禎年間(1628-1644), 20.2x13㎝, 北京 師範大學圖書館 所藏. 254
圖90. 陸武淸 繪, 項南洲 刻, 『懷遠堂批点燕子箋』 中 25齣 〈誤認〉, 武林刊本, 明崇禎年間(1628-1644), 20.2x13㎝, 北京 師範大學圖書館 所藏. 255
圖91. 陸武淸 繪, 洪國良 刻, 『蘇門嘯』, 武林 敲月齋刊本, 崇禎15年(1642),19.5x13.5㎝, 『傳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 影印本. 255
圖92. 陸武淸 繪, 洪國良 刻, 『蘇門嘯』, 武林 敲月齋刊本, 崇禎15年(1642), 19.5x13.5㎝, 『傳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 影印本. 255
圖93. 陸武淸 繪, 洪國良 刻, 『蘇門嘯』, 武林 敲月齋 刊本, 崇禎15年(1642), 19.5x13.5㎝, 『傳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 影印本. 255
圖94. 陸武淸 繪, 洪國良 刻, 『蘇門嘯』, 武林 敲月齋刊本, 崇禎15年(1642), 19.5x13.5㎝, 『傳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 影印本. 255
圖95. 陸武淸 繪, 洪國良 刻, 『且笑廣批評醋葫蘆』, 筆耕山房刊本, 明崇禎年間(1628-1644), 『古本戏 曲版画图录』第4冊 影印本. 255
圖96. 項南洲 刻,『白雪齋五種曲-詩賦盟』, 武林 張琦 白雪齋刊本,明崇 禎年間(1628-1644), 20.5x15.5㎝, 『古本戲曲叢刊二集』影印本. 256
圖97. 張修 繪, 『綉像傳奇十種』 中 『四大痴傳奇』, 武林 山水鄰刊本, 明崇禎年間(1628-1644), 20x26.6㎝, 『古本戏曲版画图录』第5冊 影印本. 256
圖98. 黃應光,黃瑞甫 刻, 『吴騷集』, 武林 張琦 白雪齋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25㎝, 『古本戏曲版画图录』第三冊 影印本. 256
圖99. 『吴騷二集』, 武林 張琦 白雪齋刊本, 明萬曆45年(1617), 20x25㎝, 『古本戏曲版画图录』第三冊 影印本. 256
圖100. 項南洲·洪國良·洪成甫 刻, 『白雪齋訂樂吳騷合編』, 武林 張琦 白雪齋刊本, 明崇禎10年(1637), 20x26㎝, 臺灣 國立中央圖書館 所藏. 256
圖101. 『筆花樓新聲』,蘇州 顧 正誼刊本, 明萬曆24年(1596), 20x14㎝, 『古本戲曲版畫圖錄』 第三冊 影印本. 256
圖102. 『吴歈萃雅』, 蘇州 瞱曄齋刊本, 明 萬曆44年(1616), 21.3x24.4㎝, 臺北故宮博物院 所藏. 257
圖103. 『一笠菴四種曲-人獸關』, 許宇 萃錦堂刊本, 明崇禎年間(1628-1644), 21x13.5㎝, 『古本戲曲叢刊二集』 影印本. 257
圖104. 張修 繪, 『綉像傳奇十種-望湖亭』, 武林 山水鄰刊本, 明崇禎年間(1628-1644), 20x13.5㎝, 『古本戏曲版画图录』 第5冊 影印本. 257
圖105. 明 仇英(1494-1552), 〈臨宋人物畵冊〉 中 十二, 绢本设色, 27.6x25.5㎝, 上海博物館 所藏. 257
圖106. 明 董其昌(1555-1636), 〈燕吳八景圖〉, 絹本設色, 26.1x24.8㎝, 上海博物館 所藏. 257
圖107. 陸武淸 繪·洪國良 刻, 『蘇門嘯』, 敲月齋刊本, 明崇禎15年(1642), 19.5x13.5㎝, 『傳惜華藏 古典戲曲珍本叢刊』 影印本. 258
圖108. 南宋(1127-1279), 〈納凉觀瀑 圖〉, 絹本設色, 23.1x24.8㎝, 故宮博物院 所藏. 257
圖109. 中國 蘇州 拙政園 建築. 258
圖110. 『會眞六幻』 中 第5本 第1折, 吳興 閔齋伋刊本, 明崇禎13年(1640), Museum für Angewandte Kunst Köln 258
圖111. 『會眞六幻』, 吳興 閔齋伋刊本, 明崇禎13年(1640),Museum für Angewandte Kunst Köln. 258
圖112. 錢穀(1508-1578) 繪·汝文嬡 模, 『千秋絶 艶』, 吳興 閔振聲刊本, 天啓年間(1621-1628), 20.5x27㎝, 『古本戏曲版画图录』第4冊 影印本. 258
圖113. 錢穀(1508-1578) 繪 汝文淑 模, 『校注古 本西廂記』, 紹興 王驥德刊本, 萬曆42年(1614), 20.5x27㎝, 『續修四庫全書』1776冊 影印本. 258
圖114. 黃鳴岐·黃瑞甫·黃一鳳 刻, 『牡丹亭還魂記』 中 6齪 悵眺, 浙 江 失 名 書 坊, 明 萬 曆 年 間 (1573-1620), 20.8x12.5㎝, 復旦大學校 圖書館 所藏. 259
圖115. 劉素明 刻, 『王季重先生批點牡丹亭』, 明天啓3年(1623), 21.5x26㎝, 『古本戏曲版画图录』第四冊 影印本. 259
圖116. 明 天啓年間, 王文衡 繪, 劉升伯·汪文佐 刻, 『牡丹亭』, 吳興 茅暎 朱墨套印本, 天啓年間(1621-1628), 19.5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影印本. 259
圖117. 王文衡 繪, 劉杲卿 刻, 『校正原本紅梨記』中〈素娘遺照〉, 吳興 凌性德 刊本, 明泰昌元年(1620), 20x13.5㎝,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59
圖118. 汪耕 繪,黃一楷·黃一彬 刻, 『王李合評北西廂記』 中 〈鶯鶯像〉, 武林 起鳳館刊本, 萬曆38年(1610), 20x13.5㎝, 上海圖書館 所藏. 260
圖119. 陳洪綬繪, 項南洲 刻, 『張深之先生正北西廂記』 中 〈鶯鶯像〉單面, 崇禎12年(1639), 20.2x13㎝, 南京圖書館 所藏. 260
圖120. 『董海元西廂』中〈落日平林噪晩鴉〉, 吳興 閔氏 朱墨套印本, 天啓年間(1621-1628), 20.6x13.8㎝, 『古本戏曲版画图录』第4冊 影印本. 260
圖121. 劉素明·劉素文 刻, 『明珠記』吳興閔齋伋 朱墨套印本, 天啓年間 (1621-1628), 20x13.5㎝, 遼寧省圖書館 所藏. 260
圖122. 『邯鄲夢記』中 單面, 吳興 閔光瑜 朱墨套印本, 天啓元年(1621), 20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60
圖123. 錢穀 繪, 夏錄宗 刻, 『西廂記考』, 明萬曆年間(1473-1620), 20x26㎝, 『古本戲曲版畫圖錄』第三冊 影印本. 261
圖124. 錢穀 繪, 汝文淑 模, 黃應光 刻, 『新校注古本西廂記』, 紹興 王驥德刊本, 萬曆42年(1614), 21.5x27.2㎝, 『續修四庫全書』1776冊 影印本. 261
圖125. 王以中 繪·黃應光 刻, 『重刻訂正元本畫意西廂記』, 浙江失名書坊,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5x27㎝, 中國 國家圖書館 所藏 261
圖126. 趙壁 繪, 黃應光 刻, 『容與堂六種曲-李卓吾先生批評西廂記』, 武林 容與堂刊本, 明萬曆38年(1610), 20x27㎝, 上海圖書館 所藏. 261
圖127. 蘇州 劍嘯閣刊本, 『玉茗堂批評異夢記』, 1618年. 261
圖128. 秦觀(1049-1100)「畫堂春」, 『詩餘畫譜』, 1612年 261
圖129. 秦觀(1049-1100) 「如夢令」, 『詩餘畫譜』, 1612年. 262
圖130. 吳興 凌夢初刊本, 『綉襦記』(1621-1627) 262
圖131. 蔡伸(1088-1156)의 「柳梢青」, 『詩餘畫譜』, 1612年 262
圖132. 吳興 凌夢初刊本, 〈張君瑞破賊計〉, 『西廂五劇』(1621-1627) 262
圖133. 吳興 凌夢初刊本, 〈莽和尙生 殺心〉, 『西廂五劇』(1621-1627) 263
圖134. 周邦彥(846-904) 「燭影搖紅」, 『詩餘畫譜』, 1612年. 263
圖135. 『櫻桃夢』, 海昌 陳與郊刊本, 明萬曆44年(1616), 15.9x11.2㎝, 『古本戏 曲版画 图录』第三冊 影印本. 263
圖136. 『碧紗劇』, 明天啓7年(1627), 武林刊本, 18.5x26.4㎝, 『古本戏曲版画图录』第五冊 影印本. 263
圖137. 『畵中人』, 明末 (1573-1644), 19.5x12.5㎝, 『古本戏曲版画图录』第四冊 影印本. 264
圖138. 『廳秋軒精選萬錦嬌麗』, 明末(1573-1644), 20x11.5㎝, 『古本戏曲版画图录』第五冊 影印本. 264
圖139. 汪耕 繪, 『重校北西廂記』 中 1本1折, 金陵 陳氏 繼志齋刊本, 明萬曆26年(1598), 20.5x25㎝, 『日本所藏稀見中國戲曲文獻叢刊』 影印本. 264
圖140. 汪耕 繪, 『重校北西廂記』 中 〈崔鶯鶯像〉, 金陵 陳氏 繼志齋 刊本, 明萬曆26年(1598), 20.5x25㎝, 『日本所藏稀見中國戲 曲文獻叢刊』 影印本. 264
圖141. 明 唐寅(1470-1523), 〈牡丹士女圖〉, 紙本設色, 125.9x57.8㎝,上海博物館所藏, 264
圖142. 汪耕 繪, 『重校北西廂記』 中 2本1折, 金陵 陳氏 繼志齋刊本, 明萬曆26年(1598), 20.5x25㎝, 『日本所藏稀見中國戲曲文獻叢刊』影印本. 265
圖143. 汪耕 繪, 『重校北西廂記』 中 2本3折, 金 陵 陳氏 繼志齋刊本, 明萬曆26年(1598), 20.5x25㎝, 『日本所藏稀見中國戲曲文獻叢刊』 影印本. 265
圖144. 汪耕 繪, 『重校北西廂記』 中 5本1折, 金陵 陳氏 繼志齋刊本, 明萬曆26年(1598), 20.3x26.4㎝,『日本所藏稀見中國戲曲文獻叢刊』影印本. 265
圖145. 汪耕 繪, 『重校北西廂記』 中 3本3折, 金陵 陳氏 繼志齋刊本, 明萬曆26年(1598), 20.3x26.4㎝, 『日本所藏稀見中國戲曲文獻叢刊』影印本. 265
圖146. 明 唐寅(1470-1523), 〈吹簫圖〉, 紙 本設色, 164.9x89.5㎝, 南京博物館所 藏. 266
圖147. 明 唐寅(1470-1523), 〈倣韓熙載夜宴圖〉部分, 絹本設色, 30.8x547.8㎝, 重慶市博物館 所藏. 266
圖148. 明 唐寅(1470~1523), 〈嫦娥執桂 圖〉部分, 紙本設色, 135.3x58.4㎝, The MetropolitanMuseumofArt. 266
圖149. 汪耕 繪, 『重校北西廂記』 中 4本4折, 金陵 陳氏 繼志齋刊本, 明萬曆26年(1598), 20.3x26.4㎝,『日本所藏稀 見中國戲曲文獻叢刊』影印本. 266
圖150. 明 萬曆37年(1609), 汪耕 繪, 金陵 環翠堂刊 本, 『坐隱先生精訂捷徑棋譜』 中 〈對弈〉. 267
圖151. 明 萬曆37年(1609), 汪耕 繪, 金陵 環翠堂 刊本, 『坐隱先生精訂捷徑棋譜』 中 〈煮茶〉. 267
圖152. 汪耕 繪, 黃一彬·黃一楷 刻, 『王李合評北西 廂記』-2本, 武林 起鳳館刊本, 明萬曆38年(1610), 20.8x27.2㎝, 上海圖書館 所藏. 267
圖153. 汪耕 繪, 黃一彬·黃一楷 刻, 『王李合評北 西廂記』-2本4折, 武林 起鳳館刊本, 明萬曆38年 (1610), 20.8x27.2㎝, 上海圖書館 所藏. 267
圖154. 明 唐寅(1470-1523), 〈秋風 紈扇圖〉, 紙本墨筆, 77.1x39.3㎝, 上 海博物館 所藏, 268
圖155. 汪耕 繪, 黃一彬·黃一楷 刻, 『王李合評北西廂記』-1本4折, 武林 起鳳館刊本, 明萬曆38年(1610), 20.8x27.2㎝, 上海圖書館 所藏. 268
圖156. 『元本出相点板琵琶記』 中 19齣〈强就鸞凰〉, 徽州 玩虎軒刊本, 萬曆25年(1597), 20.3x24.4㎝, 中國 國家圖書館 所藏. 268
圖157. 明 萬曆年間, 黃一楷·黃一鳳 刻, 『重校元本大 板釋義全像音釋琵琶記』 中 4齣 〈蔡公逼試〉,雲林別墅, 明末(1573-1644), 20.3x27.2㎝, 中國 國家圖書館 所藏. 268
圖158. 黃應祖 刻, 『人鏡陽秋』, 金陵 環翠堂刊本, 明 萬曆28年(1600).23.3x31.4㎝,日本 公文書館 藏書. 269
圖159. 黃應祖 刻, 『人鏡陽秋』, 金陵 環翠堂刊本, 明 萬曆28年(1600).23.3x31.4㎝,日本 公文書館 藏書. 269
圖160. 『義烈記』, 金陵 環翠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2x28㎝, 『古本戲曲叢刊二集』 影印本. 269
圖161. 『投桃記』, 金陵 環翠堂刊本, 明萬 曆年間(1573-1620), 22x28㎝, 『古本戲 曲叢刊二集』 影印本. 269
圖162. 明 萬曆年間, 黃一楷·黃一鳳 刻, 『重校元本大板 釋義全像音釋琵琶記』 中 29齣〈路途勞頓〉,雲林別墅刊本, 明末(1573-1644),20.3x27.2㎝,中國 國家圖書館 所藏. 269
圖163. 黃一楷(1580~1622)·黃一彬(1581~)·黃 鳴岐·黃一楷·黃叔吉 刻, 『重刻吳越春秋樂府』, 浙 江失名書坊, 明萬曆年間(1573-1644), 20.5x27㎝, 『古本戲曲版畫圖錄』第三冊 影印本. 269
圖164. 『元本出相点板琵琶記』, 徽州 玩虎軒刊本, 萬曆25年(1597), 20.3x26.4㎝, 中國 國家圖書館 所藏 270
圖165. 趙壁 繪·黃應光 刻, 『李卓吾先生批評琵琶 記』 中 3齪〈牛氏規奴〉, 武林 李氏 容與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27㎝, 『古本戲曲叢刊 初集』 影印本. 270
圖166. 趙壁 繪·黃應光 刻, 『李卓吾先生批評琵琶記』 中 7齪 〈才俊登程〉, 武林 李氏 容與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70
圖167. 明 董其昌(1555-1636), 〈倣 古山水圖冊〉六, 紙本設色, 42x29.6㎝, 故宮博物院 所藏. 270
圖168. 明 董其昌(1555-1636), 〈丁卯 小景圖冊〉六, 金箋墨筆, 23.6x14.7㎝, 上海博物館 所藏. 271
圖169. 趙壁 繪, 黃應光 刻, 『李卓吾先生批評琵琶記』 中 9齪〈臨 粧感歎〉, 武林 李氏 容與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71
圖170. 趙壁 繪, 黃應光 刻, 『李卓吾先生批評琵琶記』 中 10齪 〈春宴杏園〉, 武林 李氏 容與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71
圖171. 明 董其昌(1555-1636), 〈山水圖冊〉七, 絹本墨筆, 33x17.8㎝, 安徽省博物館 所藏. 271
圖172. 明 董其昌(1555-1636), 〈山水圖冊〉五, 紙本設色,42.1x28.9㎝, 上海博物館 所藏. 272
圖173. 明 董其昌(1555-1636), 〈倣故山水圖冊〉, 絹本 設色, 27.8x24.8㎝, 上海博物館 所藏. 272
圖174. 明 項聖謨(1597-1658), 〈山水圖冊〉 二, 紙本設色, 29.3x21㎝, 故宮博物院 所藏. 272
圖175. 趙壁 繪, 黃應光 刻, 『李卓吾先生批評琵琶記』 中 28齪〈中秋望月〉, 武林 李氏 容與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72
圖176. 明 項聖謨(1597-1658), 〈山水圖〉頁, 紙本墨筆, 28.7x33㎝,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所藏. 273
圖177. 趙壁 繪, 黃應光 刻, 『李卓吾先生批評琵琶記』 中 33齪〈聽女迎親〉, 武林 李氏 容與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73
圖178. 趙壁 繪, 黃應光 刻, 『李卓吾先生批評琵琶記』 中 39齪〈散髮歸林〉, 武林 李氏 容與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73
圖179. 趙壁 繪, 黃應光 刻, 『李卓吾先生批評琵琶記』 中 41齪〈風木餘恨〉, 武林 李氏 容與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73
圖180. 『琵琶記』 中 3齪〈牛氏規奴〉, 金陵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x24㎝, 『古本戏曲版画图录』第二冊 影印本. 273
圖181. 一元·之黃·若新·梅云 繪, 『新刻魏仲雪 先生批點琵琶記』-35齪 〈兩賢相違〉, 建安 余少江刊本, 20x23㎝, 中國 首都圖書館. 273
圖182. 趙壁 繪, 黃應光·陳高洲 刻, 『李卓吾先生批評西廂記』, 武林 容與堂刊本, 明萬曆38年(1610), 20.5x26㎝, 中國 上海圖書館 所藏. 274
圖183. 蕭騰鴻·劉素明·蔡元勛·趙璧 繪, 劉素明 刻, 『鼎鎸陳眉公批評玉簪記』 中 2齪, 蕭騰鴻·蕭世熙 師儉堂刊本, 明末(1573-1644), 大連圖書館 所藏. 274
圖184. 蕭騰鴻·劉素明·蔡元勛·趙璧 繪, 劉素明 刻, 『鼎鎸陳眉公批評玉簪記』 中 4齪, 蕭騰鴻·蕭世熙 師儉堂刊本, 明末(1573-1644), 大連圖書館 所藏. 274
圖185. 熊蓮泉 繪, 陳聘洲, 劉次泉, 陳升云, 陳鳳洲等 刻, 『鼎鐫陳眉公先生批評西廂記』, 建安 蕭騰鴻·蕭世熙 師儉堂刊本, 萬曆46年(1618), 臺灣 臺北故宮博物院 所藏. 274
圖186. 黃應光·姜体乾 刻, 『李卓吾先生批評紅佛』 中 41齪 〈風木餘恨〉, 武林 容與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1573-1620), 20.5x26㎝, 日本 東京大學校 文學部 所藏. 274
圖187. 黃應光·黃瑞甫 刻, 『刻陳眉公先生批點昆侖奴』, 紹興 劉云龍刊本, 明萬曆43年(1615), 18x27.6㎝, 中國 國家圖書館·浙江圖書館 所藏, 274
圖188. 黃應光·黃瑞甫 刻, 『刻陳眉公先生批點昆侖奴』, 紹興 劉云龍刊本, 明萬曆43年(1615), 18x27.6㎝, 中國 國家圖書館·浙江圖書館 所藏. 275
圖189. 黃應光·姜体乾 刻, 『李卓吾先生批香囊記』 中 41齪 〈風木餘恨〉, 武林 容與堂刊本, 明萬曆年間 (1573-1620), 20.5x26㎝, 臺灣 臺北故宮博物院 所藏. 275
圖190. 王文衡 繪, 汪文佐·劉升伯 刻, 『牡丹亭』 中 5齪 〈延師〉, 吳興 茅暎 朱墨套印本, 明泰昌元年(1620), 19.5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75
圖191. 王文衡 繪, 汪文佐·劉升伯 刻, 『牡丹亭』 中 10齪 〈驚夢〉, 吳興 茅暎 朱墨套印本, 明泰昌元年(1620), 19.5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75
圖192. 王文衡 繪, 汪文佐·劉升伯 刻, 『牡丹亭』 中 10齪 〈驚夢〉, 吳興 茅暎 朱墨套印本, 明泰昌元年(1620), 19.5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75
圖193. 王文衡 繪, 汪文佐·劉升伯 刻, 『牡丹亭』 中 10齪 〈拾畵〉, 吳興 茅暎 朱墨套印本, 明泰昌元年(1620), 19.5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75
圖194. 王文衡 繪, 汪文佐·劉升伯 刻, 『牡丹亭』 中 27齪 〈魂遊〉, 吳興 茅暎 朱墨套印本, 明泰昌元 年(1620), 19.5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76
圖195. 王文衡 繪, 汪文佐·劉升伯 刻, 『牡丹亭』 中 53齪 〈硬拷〉, 吳興 茅暎 朱墨套印本, 明泰昌元年(1620), 19.5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76
圖196. 王文衡 繪, 汪文佐·劉升伯 刻, 『牡丹亭』 中 6齪 〈悵眺〉, 吳興 茅暎 朱墨套印本, 明泰昌元年(1620), 19.5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76
圖197. 王文衡 繪, 汪文佐·劉升伯 刻, 『牡丹亭』 中 8齪 〈勸農〉, 吳興 茅暎 朱墨套印本, 明泰昌元年(1620), 19.5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76
圖198. 明 文嘉(1501-1583), 〈山靜日長圖〉, 紙本墨筆, 59.1x31.2㎝, 濟南市博物館 所藏. 276
圖199. 明 文嘉(1501-1583), 〈閶門送別圖〉, 絹本設色, 28x97㎝, 故宮博物院 所藏. 277
圖200. 明 文伯仁(1502-1575), 〈淸波烟村圖〉, 金錢設色, 17.5x50.6㎝, 上海博物館 所藏. 277
圖201. 明 文徵明(1470-1559), 〈虎山橋圖〉, 金錢設色, 30.5x213㎝, 南京博物院 所藏. 277
圖202. 明 周臣(1460-1535), 〈桃花源圖〉, 絹本設色, 161.2x102.3㎝, 蘇州博物館 所藏. 278
圖202-1. 〈桃花源圖〉의 部分 278
圖203. 明 仇英(1494-1552), 〈蓮溪漁隱圖〉, 絹本設色,127.8x66.3㎝, 故宮博物院 所藏. 278
圖204. 明 項聖謨(1597-1658), 〈鶴洲秋泛道〉, 絹本淡設色, 65.5x53.7㎝, 故宮博物院 所藏. 278
圖205. 南宋(1127-1162), 〈水閣風凉圖〉, 絹本設色, 22.7x21.3㎝,故宮博物院 所藏. 278
圖206. 南宋(1127-1162), 〈耕穫圖〉, 絹本設色,24.8x25.7㎝, 故宮博物院 所藏. 278
圖207. 明 沈周(1427-1509), 〈東莊圖〉 中 十六,紙本設色, 28.6x33㎝, 南京博物院 所藏. 279
圖208. 王文衡 繪, 汪文佐·劉升伯 刻, 『牡丹亭』 中 12齪 〈尋夢〉, 吳興 茅暎 朱墨套印本, 明泰昌元年(1620), 19.5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79
圖209. 王文衡 繪, 汪文佐·劉升伯 刻, 『牡丹亭』 中 42齪 〈移鎭〉, 吳興 茅暎 朱墨套印本, 明泰昌元年(1620), 19.5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79
圖210. 明 尤求, 〈漢宮春曉圖〉, 紙本墨筆, 24x80.3㎝, 上海博物館 所藏. 279
圖211. 王文衡 繪, 汪文佐·劉升伯 刻, 『牡丹亭』 中 43齪 〈禦淮〉, 吳興 茅暎 朱墨套印本, 明泰昌元年 (1620), 19.5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80
圖212. 王文衡 繪, 汪文佐·劉升伯 刻, 『牡丹亭』 中 43齪 〈圓駕〉, 吳興 茅暎 朱墨套印本, 明泰昌元年 (1620), 19.5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80
圖213. 明 尤求, 〈人物山水畫冊〉, 紙本設色, 32.5x21.9㎝, 上海博物館 所藏. 280
圖214. 王文衡 繪·劉杲卿 刻, 『校正原 本紅梨記』中〈計賺〉, 吳興 凌性德刊本, 明泰昌元年(1620), 20x13.5㎝,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80
圖215. 明 尤求, 〈人物山水畫冊〉一, 紙本設色, 32.5x21.9㎝, 上海博物館 所藏. 281
圖216. 王文衡 繪, 『邯鄲記』 中 3出〈度世〉, 吳興 閔光瑜 隆恩堂刊本, 明天啓元年(1621), 20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81
圖217. 明 唐寅(1470-1524), 〈山水圖〉, 絹本設色, 26.4x24.5cm, 北京 故宮博物院 所藏. 281
圖218. 王文衡 繪, 『邯鄲記』 中 26出〈度世〉, 吳興閔光瑜 隆恩堂刊本, 明天啓元年(1621), 20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81
圖219. 明 趙孟頫(1254-1322), 絹本設色, 28.5x154cm, 〈浴馬图〉, 中國 故宫博物館 所藏. 281
圖220. 王文衡 繪, 『邯鄲記』 中 27出〈極欲〉, 吳興 閔光瑜 隆恩堂刊本, 明天啓元年(1621), 20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82
圖221. 明 仇英(1498-1552), 〈梧竹書 堂圖〉, 紙本設色, 48.8x57.2cm, 上海博物館 所藏. 282
圖222. 王文衡 繪, 『邯鄲記』 中 10出〈外補〉, 吳興 閔光瑜 隆恩堂刊本, 明天啓元年(1621), 20x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82
圖223. 唐 李昭道(675-758), 〈山莊幽居圖〉, 紙本 設色,22x21cm,臺灣 臺北故宫博物院藏 所藏. 282
圖224. 王文衡 繪, 『紅佛記』, 吳興 凌濛初刊本, 泰昌元年(1620), 18x1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83
圖225. 王文衡 繪, 劉素明·劉素文 刻, 『明珠記』, 吳興 閔齋伋 朱墨套印本, 天啓年間(1621-1628), 18x12.7㎝, 遼寧省圖書館 所藏. 283
圖226. 王文衡 繪, 鄭聖卿 刻, 『琵琶記』, 吳興 凌濛初刊本, 明末 (1573-1644), 18x12.7㎝, 遼寧省圖書館 所藏. 283
圖227. 王文衡 繪, 『紅佛記』, 吳興 凌濛 初刊本, 泰昌元年(1620), 18x12.7㎝,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影印本. 283
圖228. 王文衡 繪, 劉素明·劉素文 刻, 『明珠記』, 吳興 閔齋伋 朱墨套印本, 天啓年間(1621-1628), 20.4x14.5㎝, 遼寧省圖書館 所藏. 283
圖229. 〈巧烟綠〉, 江蘇 蘇州, 淸末, 25.8x29㎝. 284
圖230. 〈小廣寒〉, 江蘇 蘇州, 淸末, 24.2x33.3㎝. 284
圖231. 〈戱曲燈畵十二齪〉, 江蘇 蘇州, 淸末, 27x24㎝. 284
圖232. 〈六才西廂〉, 江蘇 蘇州, 淸末, 61.2x74㎝. 284
圖233. 〈金臺大鬧蘭花院〉, 江蘇省 蘇州 桃花塢, 淸末, 28x48㎝. 285
圖234. 淸, 〈十三絶肖像〉 285
圖235. 〈拿花蝴蝶〉, 北京, 淸末, 58x104㎝, 天津博物館 所藏. 285
圖236. 〈淸河橋〉, 北京, 淸末, 61.9x107㎝, 天津博物館 所藏. 286
圖237. 〈鴻門設宴〉, 北京, 淸末, 61.3x106.5㎝, 天津博物館 所藏. 286
圖238. 〈金沙灘〉, 北京, 淸末, 34x60㎝, 天津 楊柳靑年畵館 所藏. 287
圖239. 〈文昌閣廟會圖〉, 福建 漳州, 淸末, 34x60㎝. 287
圖240. 〈渭水河〉, 開封 朱仙鎭,淸末. 288
圖241. 〈四霸天〉, 河北 開封, 淸末, 34x50㎝. 288
圖242. 〈十字坡〉, 安徽 阜陽, 淸末, 34x60㎝. 288
본고는 17세기 후반부터 18세기 중반에 이르는 시기에 명말 강남지역에서 희곡 삽화가 성행하게 된 요인과 지역별·시기별 희곡 삽화의 특징과 성격 분석을 통하여 판화사적·회회사적 의의를 고찰해보고자 한 것이다. 萬曆年間(1573-1620)부터 崇禎年間(1628-1644)에 출간된 삽화본 희곡은 대략 442종으로 중국 판화사상 유래 없는 판각 수량을 기록하였다는데 이 시기에 명말 강남지역의 희곡 삽화 판각의 다양한 판화적 표현과 성숙을 가져오게 되었으며, 이로써 전문 밑그림 화가와 각공에 의해 '삽화 판화'라는 새로운 회화사 장르가 시작 되었다. 이에 본고에서는 희곡 삽화 판각의 원동력이 된 인문·사회적 배경과 建陽과 金陵, 武林·蘇州·吳興을 중심으로 삽화풍의 특징을 탐구하여 전성기 희곡 삽화의 성격을 탐구해보고자 한다.
이러한 관점에서 논문을 총 다섯 부분으로 구성하였다. 먼저 II장에서는 명말 강남지역의 공연 문화의 성행에 관하여 세 가지 측면에서 검토하였다. 이에 도시와 시진의 모습과 시민계층의 여가문화 수요를 충족시켜 준 공연문화의 경향을 검토한 뒤 士人·職業作家의 희곡 공연을 위한 상업적 글쓰기의 성행에 대하여 고찰하였다. 이를 통해 명말 집중적으로 판각된 희곡 삽화의 사회문화사적인 배경을 파악할 수 있을 것으로 본다.
명말 새롭게 급부상한 시민사회 계층의 급변한 사회변화에 대한 적응 과정은 여가문화의 확산을 낳았다. 이로 인하여 생겨나고 성장한 희곡 공연은 句欄, 酒樓, 廣場, 園林 등 다양한 장소에서 차별화된 공연을 양산하였다. 특히 공연의 수요를 충족시키기 위한 대본 창작은 사인과 직업 작가의 상업적 글쓰기를 추동하였으며 의협, 공안, 무협, 사랑이라는 키워드를 녹여내 관중의 마음을 사로잡았다. 또한 희곡 창작은 지역 유파를 형성하여 이른바 越中派, 玉茗堂派, 吳江派, 蘇州派를 중심으로 창작되었는데 본고에서는 이러한 전반적인 경향과 이후 건안과 금릉, 무림, 소주, 오흥에서 판각된 삽화본 희곡의 출판물의 성업에 기저로 작용하게 되는 인과관계를 규명하였다.
III章에서는 희곡 삽화의 성행을 이끈 직접적인 요인에 해당하는 坊刻 서점의 성황과 다양한 삽화본 도서 출판의 성행에 대하여 살펴보았다. 방각 서점의 성황은 희곡을 필두로 성행한 통속문학 출판을 이끌며 이후 '희곡 삽화'가 지역별로 개성 있고 독창적인 판화를 생산하는 기저로 작용하였다. 이는 방각본 서적 출판이 두드러졌던 금릉의 吳地, 무림의 越地, 건양의 閩中은 희곡 삽화의 대표적인 생산지역과 일치하는 점으로 증명된다. 이곳에서 판각된 방각본 서책은 余氏, 劉氏, 唐氏 등 주요 성씨들이 일가를 이루어 출판하였는데 불교·도교 등의 종교서적과 백과전서, 지방지리지, 농서 등의 일용서적의 출간에 대하여 살펴봄으로써 명말 희곡 삽화 판각이 그간 출판·인쇄 문화 전반에 축적된 고도화된 판각 기법으로 인하여 가능하였던 점을 규명하였다.
IV장에서는 강남지역의 희곡 삽화풍의 성격을 건양, 금릉, 무림·소주·오흥의 세 그룹으로 나누어 각각의 특색 있는 판각풍을 고찰하였다. 먼저 건양을 대표하는 삽화는 '圖文型'으로 上圖下文式의 초기 희곡 삽화를 대표한다. 이에 주목한 점은 초기 희곡 삽화의 형태를 보여주는 건양의 삽화가 중국 고대로부터 서적 간행 시 착용된 '圖書'의 개념이 적용된 예로 파악하였다. 즉, 송대 圖譜學이 성립되어 삽화의 개념을 포괄하게 되는데 이러한 전통적 개념이 명대 건양의 초기 희곡 삽화로 제작에 차용되어 상도하문의 정형화된 형식이 상용된 것으로 파악하였다.
두 번째로 금릉 희곡 삽화의 '舞臺型'과 '園林型' 삽화를 살펴보았다. 금릉의 경우 單面式과 雙面連式으로 판각되는데 인물과 배경의 사실적인 화풍이 가미되면서 실제 공연무대를 재현한 기록적 성격의 '무대형' 삽화와 명말 금릉에서 유행한 문인들의 원림 조성과 家班 활동을 기반으로 '원림형' 삽화로 나누어 각각의 삽화 특색을 분석하였다. 이 같은 점은 희곡 삽화가 새롭게 선보인 판화적 특징으로 삽화 제작에 사회문화적 요소가 영향을 미치며 발전·변모해간 점을 단적으로 드러내는 점으로 꼽을 수 있다.
세 번째로 무림·소주·오흥 세 곳의 희곡 삽화에 나타나는 異色 삽화풍을 고찰하였다. 이 경우 세 가지 특색으로 요약되는데 강남지역의 산수와 인물 간의 인간적 활동이 반영된 '山水·人物畫型'과 인기 있던 희곡의 여자 주인공을 사녀화의 인물상을 재현한 '戲曲型 人物 綉像型', 축적된 판화 기술력을 바탕으로 판각된 '多色版畫'가 이에 해당한다. 특히 산수·인물화형은 강남지역의 자연경관을 반영한 삽화풍으로서 만력년간 무림에서 시작되어 숭정년간까지 소주와 오흥의 희곡 삽화에 꾸준히 나타나는 삽화이다. 이에 당시 희곡 서적 출간의 판매율을 높이기 위하여 李贄(1527-1602), 陳繼儒(1558-1639), 湯顯祖(1550-1616), 徐渭(1521-1593)와 같은 유명 작가와 문인들의 批評本임을 책의 제목에 명시하고 문인 취향의 산수·인물형 삽화를 판각하여 일시에 성행하게 된 것으로 파악하였다. 이러한 희곡 삽화의 수준 높은 판각의 흐름은 전문화된 화가와 각공의 독창적 예술로 이어지게 되는 기반이 되었던 것으로 보인다.
V-VI장에서는 전문 밑그림 화가의 삽화풍과 이에 조력자로서 활약한 각공들의 판각 활동, 그리고 명말 희곡 삽화의 변용으로 나타나는 청대 희출 연화에 대하여 살펴보았다. 만력년간부터 숭정년간에 집중적으로 판각된 희곡 삽화는 汪耕, 趙璧, 王文衡이라는 전문 삽화가와 黃應光, 黃一彬, 黃一楷에 이르는 유명 황씨 일가의 판각풍이 주류를 이루게 된다. 이들이 참여한 삽화는 지역 서점에 그들의 화풍과 각풍을 전수시켜 명말 삽화풍을 양산하였으며 이렇게 제작된 삽화는 판화적 예술성을 겸비한 수준 높은 삽화로 거듭 판각된 것으로 보인다.
이후 희곡 삽화 판각이 쇠퇴 국면에 접어들게 되자 청대에 地方戲가 성행하게 되면서 戲出 年畵로 제작 되어 또 다른 판화 예술로 그 형태를 존속되는 과정을 규명하였다. 연화는 춘절에 복을 기원하는 사람들의 기대와 희망을 담아 표현한 것으로 한 해 동안 집안의 액운을 쫓고 새로운 한 해의 다복함을 기원하는 의미를 담고 있다. 이에 희곡을 주제로 특정 장면을 그려 복을 비는 민간 신앙적 요소로 쓰인 점은 희곡 삽화가 또 다른 장르로 유입되어 재해석되는 과정을 보여주는 흥미로운 점으로 희곡 삽화의 저변화와 변모 양상 읽을 수 있는 점이다.
*표시는 필수 입력사항입니다.
*전화번호 | ※ '-' 없이 휴대폰번호를 입력하세요 |
---|
기사명 | 저자명 | 페이지 | 원문 | 기사목차 |
---|
번호 | 발행일자 | 권호명 | 제본정보 | 자료실 | 원문 | 신청 페이지 |
---|
도서위치안내: / 서가번호:
우편복사 목록담기를 완료하였습니다.
*표시는 필수 입력사항입니다.
저장 되었습니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