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关键概念: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的路径选择
一、题解“中国特色新闻学”
二、从“标识性概念”着手
三、概念选取、方法与结构
第一章 延安范式:党报“理想型”的概念建构
一、党报的两种“范式”
二、先锋队与群众的交往互动
三、作为交往中介的党报
四、党报的一种“理想型”
第二章 集体组织者:报刊流通网络与组织传播
一、经典理念的当代延续
二、报刊发行与组织创建
三、组织传播的常规化手段
四、作为“方法”的新闻传统
第三章 新闻大众化:重建新闻公共性的思想资源
一、新闻公共性及其当代挑战
二、专业主义的“结构性偏向”
三、延安时期的新闻大众化实践
四、想象另一个新闻图景的可能性
第四章 群众路线:党报根本理念的逻辑与实践
一、学术版图中的“群众”身影
二、《解放日报》改版的党性和群众性
三、群众路线的运作机理及党报角色
四、新闻领域群众路线的多重蕴涵
第五章 全党办报:概念起源与早期实践新考释
一、重探经典概念的文本源头
二、集体组织者与全党办报的兴起
三、全党办报的短暂曲折与展开
四、全党办报与领导方法的革新
五、重思媒介技术的进步主义叙事
第六章 典型报道:社会主义“新人”及其主体性
一、社会主义运动“特有”的新闻样式
二、国际共运历史脉络中的典型报道
三、形塑“新人”:典型报道的内在理路
四、社会主义“新人”与文化领导权
五、典型报道与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六、“吴满有报道”的主体性呈现
第七章 新型记者:作为政党—群众“中介”的新闻工作者
一、当代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意识
二、“作一个新的新闻事业工作者”
三、“新型记者”的内涵及培育方式
四、新闻知识的重建与新闻学的想象力
第八章 新闻通讯员:社会化新闻生产的历史经验
一、作为新闻生产者的基层干部
二、党报平台化与通讯员运动的肇端
三、干部教育与工农写作运动的勃兴
四、新闻工作与现代政党的自我锻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