권호기사보기
기사명 | 저자명 | 페이지 | 원문 | 기사목차 |
---|
대표형(전거형, Authority) | 생물정보 | 이형(異形, Variant) | 소속 | 직위 | 직업 | 활동분야 | 주기 | 서지 | |
---|---|---|---|---|---|---|---|---|---|
연구/단체명을 입력해주세요. |
|
|
|
|
|
* 주제를 선택하시면 검색 상세로 이동합니다.
표제지
『반창사고(半蒼私稿)』 일러두기
목차
『반창사고(半蒼私稿)』 삼책(三冊) 21
『반창사고(半蒼私稿)』 권육(卷六) 21
詩 22
次北坪沈丈翁韻 22
出馭風門 22
踰嶺 23
入五臺洞口 23
月精寺 23
金剛淵 24
寺夜 24
史庫洞口 24
史閣 25
金夢庵 25
寂滅官 26
中基 26
上院庵 26
真如院 26
早發珍富驛 27
踰毛老峴 27
芳林 27
暮低雲橋 28
踰禿峙 28
觀擖者 29
過塘畝懷李戚 29
東海游奉和瀛洲使君一百韻 29
十月梅花一朶最先發 36
次月峯庵月松師韻 37
又 37
又 37
二水頭賦所見 38
夜歸 38
題芭蕉二絶 38
又 39
病起 39
鴈渼八詠 39
瀛洲閣得韻 41
溟洲歸路 41
院垈村 42
戱金友路傍酬酢 42
九月八月雨 42
神林値雨 43
過南郭有懷 43
瘞芭蕉 43
題桃川 44
桃川早發 45
黃屯 45
十月壽春道中 45
蒼峯早發 46
歸路渡昭陽江 46
宿蒼峯 46
書示六郞球 47
哭李久之哀辭 47
次人梅花詩韻 48
梅酒辭 48
松問曲 48
國享山房待李鉉吉而玉不至 49
山房早起 49
山房値雪 49
城南拈韻 50
歸家漫成 50
絶句 50
又 51
周浦溪上 51
龍頭閣詞寄金友德中 51
長篇却寄要和 51
洛中書事 53
四兄省楸于永平獨坐書事 53
題庭樹 53
拈韻共賦 54
翌夜又占 54
又拈 54
絶句 55
遊南山與朴寬吾兮韻口號 55
重陽登南山 56
晩發出興仁門 56
書蘭亭帖 56
十月十七日 57
美人障爲一婦人所刮去只餘梧桐一樹戱題其上 57
人日 57
春雨 58
又雨 58
小寒食 58
戱題二絶 59
爲田 59
移菊 59
苦雨 60
月夜 60
次崔大受寄示韻 60
又 61
思金德中 61
新秋 61
夜唑 62
幽居書懷 62
扶菊 62
中秋月 63
示侄道 63
倦倚 63
盤谷懷崔絅之 64
重陽日嘲菊 64
菊答 64
瑗道球遊上院寺 65
奉次一兄視雲韻 66
又次韻觀獵 66
次軸中韻送視雲還洛 66
菊 67
三絶句 67
又 67
又 68
冬雨 68
雪後訪德中居 68
夜坐詠月寄德中 69
冬至 69
書絗之闕北錄後 69
雨餘 70
人日立春 70
賦梅 70
上元候月不見 71
十六夜口占 71
伏讀元朝頌下綸音 71
奉和視雪回甲日述懷韻 72
與絅之拈唐韻 72
上巳 72
朝起聽雨上視雲 73
次韻又上 73
效李義山 73
朝雨書事 74
晩坐 74
憺然 74
雨後上視雲 75
花滿庭三疊奉和視雲山有花詞 75
同石所拈唐韻 76
春後遊立石訪南郭 76
途中拈韻口號 77
流巖訪李䥧吉璣叔不遇 77
過耘谷元先生墓 77
到石逕菴同賦 78
寺夜 78
懷金德中拈杜韻荷 78
洞中 79
坐憩石泉 79
立石 79
歸路又拈 80
花川分路送同遊 80
山行歸絅之見訪未遇留痕字韻在案次寄 81
送五兄聲窩游四郡 81
奉送五叔父板輿之靑松府 81
奉呈七兄靑松使君 83
滯雨南郭拈韻 84
初秋書事 84
南郭暮歸 84
雨中李致馪盛仲歸家 85
夜送東巖李公華 85
錦樹 85
九日絶句 86
重陽二百字 86
暮歸聞金剛山人來訪 87
次然然子在山房寄示韻 87
又得韻求和 88
對雪獻從兄視雲聲窩 88
視雲惠十螺墨 88
送視雲還洛城 89
上元 89
挽朴上舍鴻進汝漸 89
同然然子拈唐人衣 90
再會南郭拈韻 90
又拈 90
同訪舟村歸坐又拈 91
翌朝又拈 91
書史 91
松堤小壇 92
驟雲 92
淸陰 92
睡罷 93
走次韻奉呈視雲 93
重陽登北城 93
宿二水頭 94
楊根古縣感舊 94
砥平邑早發 94
志喜上四兄關東伯 95
蓬萊閣氷池 95
書與權生鉉汝鼎 95
正月二十二日卽余晬日權生告歸絶句敍別 96
哭四兄關東伯歸櫬 96
鴈哀詩 96
三月十六日送埋殤女於本峴山下 99
新治水田二絶句 99
往西原過大峙 100
葬第二姊歸路有感 100
南溪觀漁 101
『반창사고(半蒼私稿)』 사책(四冊) 103
『반창사고(半蒼私稿)』 권칠(卷七) 103
詩 104
金德中遊雉岳詩軸末一絶見示次寄 104
雲水寺古鐘磬 104
讀近思書 105
次然然子寄示韻 106
又 106
特然然子不至 106
感遇 107
又 107
又 107
又 110
次題三山齋韻 110
次葛山主人壁上韻 111
次寄崔上舍九鉉兮玉留示韻 111
送石窟居士遊楓岳口號 111
村閭樂辭 112
次題李都事壁上韻 112
十月十一日 112
除夜記夢 114
奉次鄭丈星卿口號示韻 115
遊鴒原寺 115
寺夜曉坐 115
雪朝走筆贈性養 116
日佳軒咏物 116
華城途中感舊 116
義谷感事 117
馬上紀事 117
次鄭希仁 118
又 118
又次近體韻 118
次笑庵主人璧上韻 118
白橋李戚家遇雨 119
天馬山呼韻試童子因賦 119
因高字韻紀遊 119
走筆次李山人見寄 120
新池成次兒輩拈韻 121
鰵山瀑泉次韻 121
雲坡居士禹原仲檾來訪贈詩次贈 121
次雲坡广壁上韻 122
池邊 122
次韓星甫用鏽見寄 123
金德中來訪宿于隣家乘月有懷 123
羲鼎次韻來示走次 123
用前韻戱簡金德中 124
池邊落火次隣友韻 124
垂楊 124
白鷺 125
夜遊君子池 125
銀燭 125
戱題柶戱木 125
淸明雨 126
雨中次兒輩拈韻 126
擧業曅次韓星甫寄示韻 126
秋日書懷 127
君子池 127
九月八日夜 127
又 128
奉送六兄校理赴召之行 128
入城日一兄視雲寄詩道中路滯風之狀亦以其意紀事拜次 128
奉次視雲寄示韻 129
陪二兄之以六兄校理同醉樸泉精舍視雲有約未邀視雲有詩寄示走次 129
羲祖中司馬試選倡夫才人志喜因書所見 129
垂楊數枝寄韓星甫 130
次韻贈佛影寺躙岸上人 130
七兄魯庵率羲祖聞喜于鄕廬越七日設酌速賓於君子池上有詩志喜求和奉次 131
次元將軍遺事綠韻 131
送保安督郵崔仁簡義甫還慶州三首 132
林廬 133
書七兄魯庵東湖紀遊帖二絶 133
成進士晚鎭能遠楓嶽自號蘿山子 134
八月十三日將向洞陰出惠化門 134
數院店 134
道峯秋望 134
雨中登金水亭 135
抱川道中 135
李大將山庄 136
樸泉檀北觀拈杜賦暝坐 136
秋懷 137
石榴 137
怪石 137
書懷 138
東還敬次魯庵贈別韻 138
敬次一兄視雲詩韻 138
病起雪後夜坐上視雲 139
六兄聲窩新成西樓次韻 139
六兄以修撰膺召命 140
視雲疊二詩以示奉次其韻一以自屬 140
又 140
奉次視雲咏雪韻 141
次呈雪夜述懷韻 142
拜次廬字二律 142
視雲作詩訓侄旨義諄篤誠古人意玆敢推廣其旨次韻以呈兼戎升兒 143
又 143
又 143
又 143
奉次視雲春雪 144
又次上元樂 144
又次蹋歌詞 144
月高向雲亭二絶 145
又 145
六兄休暇還鄕視雲有詩謹次呈水樓詞座 145
又視雲晬曰有小酌以詩寄意次呈 145
奉次早春 146
倦倚 146
視雲有詩懷之又子仍用其意步韻兼簡轉上之又齋丈人 147
驛亭春思 147
山有花 147
春雨 148
晩晴 148
春寒 148
次視雲送羲象韻聊慰別兒之懷 149
西城曲奉和一兄視雲送兒 149
謹次梅鶴亭韻 150
奉次視雲春景八詠 151
養鷄篇 154
挽鄭同樞熙仁 155
次視雲送族叔還堤川詩 156
又次觀山火 156
種柳辭 156
謹次悅雲堂觀山火詩 157
橋成 158
謹次視雲書至二絶 158
傚宋人體次春望白鷺二絶 159
追次喜雨拈杜 159
上巳朝雨有懷上視雲 160
奉和上巳二律 160
題蒼峯崔丈人壁 161
寒食奉次視雪寄示韻 161
次理釣韻 161
次韻寄韓星甫 161
奉次視雲 162
禹原仲來訪示一律走次其韻 162
雨中兮紅漆數本送視雲堂 163
避癘村屋書懷 163
溪畔 164
村居 164
靑門道中口占 164
次韻詶殿中御史鄭希仁元善 165
齋直 165
清齋 165
憑欄上七兄竹陰 166
雨過 166
庭中有松二株低柯擁腫撲地命齋僮剔去之亭亭然可愛 167
次韻呈竹陰起 167
絶句 167
七夕 167
病起 168
羲祖步朝字韻寄示疊以詶之 168
書懷上竹隂 168
山閣 169
齋夜 169
淹直出林喜見三角山 169
中元夜書屋拈韻共賦 170
泛舟西湖歸拈杜工部韻 170
赴直和呈竹陰絶句 170
竹陰疊前八絶句寄示依韻和呈 171
病後齋居 172
秋光 173
沈晉恭康侯來訪 173
病六兄水樓復除館職自原赴召團聚旣有前期澹屋先以志喜見寄聊以和之 173
菊逕 174
再疊齋居詩韻和呈竹陰 174
羲祖來訪有三詩因以酬之 175
又 176
樸泉夕坐 176
次太社令鄭希仁寄示韻 176
月 177
七兄將遊洞陰一絶寄示聊以和呈 177
次韻上澹屋求和 177
石串峴値大雷雨澹屋有詩寄示和韻以獻 177
中秋月 178
山行 179
院中 179
追次韓星甫用鏽送别韻簡寄 179
直坐記視雲老守東岡水樓承膺召命竹陰往游洞陰山水各賦四韻詩述懷一以自屬 180
澹寜自白雲山歸過余林齋口號以示聊次其韻 182
又 182
可惜 182
樹外 183
傚古 183
又 183
又 184
奉次澹寧屋述懷詩酬呈兼上水樓檢討公直廬 184
次澹翁韻書事 185
題秋樹 185
『반창사고(半蒼私稿)』 권팔(卷八) 188
詩 188
遊佛巖寺 188
石泉庵 188
天寶山 188
中峯坐憩 189
林齊歸坐 189
晩坐 189
倦步 190
菊 190
送客 190
書夢 191
偶成 191
巡山登鵂峴 192
和呈竹陰 192
雨夜書懷 192
奉次澹屋菊詩七絶句 192
用竹陰集古詩韻賦長句 194
奉次竹陰寄詩韻 195
用集詩簡寄韻兮屬奉酬 195
又 196
謝竹陰送酒 197
書末示羲祖 197
九月八日夜 197
九日曉書夢感懷 198
重陽遣悶 198
奉和竹陰有懷詩韻 198
十月登鵂峴 199
倦歸 199
述懷 200
次澹翁病中寄示韻 200
六言 201
齋夜 202
得家書 202
雨坐 202
次竹陰秋聲詩韻 203
又次戱簡 203
朝日 203
漫成 204
次鄭上舍鴻師孟集花市新構壁上韻 204
寄鄭員外希仁 205
奉和澹屋詩上水樓眞廬釋悶 205
又和澹屋 205
羲祖讀魯論作詩勉之 206
晩坐 207
秋陽 207
樵童 208
感鳥 208
蜂飛 208
題秋桃樹 209
檍水樓有懷 209
雨 210
奉和澹屋述懷 210
長風 210
病枕書事 211
朝起書懷 211
待奴阿雪 212
晝夢 212
古銅錢歌 212
楊州少婦詞 214
掃落葉 214
次李學官廷年寄示韻 215
渺渺 215
晩間 215
聞長女崔家婦産女 216
憶城中諸兄 216
襍詩傚古 216
又 217
又 217
惜秋 218
對雨 219
秋聲 219
自齋出於書屋拈韻 219
休暇還鄕次竹陰寄示韻 220
六兄暇還水樓次韻奉獻 220
酬答紫蘿山人 220
自鄕到筆泉値雪奉和澹屋 221
大享夜賦短律 221
伏奉頒曆 222
奉次澹屋至夜詩韻 222
次羲祖寄示韻 222
奉次澹屋偶成詩 223
絶句 223
次寄李大年 223
病餘 224
十八夜二絶句 224
雪後夜坐 224
月 225
遣懷 225
書屋不畜盆梅竹陰戱答客問一絶寄示次韻廣其意 226
仍以餘意屬齋遅所種 226
疊韻示羲祖 226
林洞 227
聯綿 227
雪後野望 227
奉次澹屋寄示韻 228
碧瓦 228
金谷御書閣詩 228
石橋路中次澹翁韻口占 229
次韓星甫寄示韻 230
雪坐 230
又雪 231
次寄李大年 231
立春述懷二百字 231
次李大年韻 233
次韻詶權上舍奭子元 233
戱書寄塘西子侄 233
歲暮林齋作 234
小除日言懷 234
元朝得還字 235
翌日又疊 235
書屋謹次竹陰喜新月韻 235
仁政殿受香次澹屋韻 236
又疊 236
上元夜訪康齋 236
夜過涑溪 237
奉次澹屋上元踏月韻 237
十月夜月 237
奉次澹屋寄示韻 238
從孫永謨有詩走次 238
視雪生日有志感詩遙次奉寄 239
採二本千技松奉呈竹陰走成絶句 239
洞裏 239
步永謨韻 240
奉和澹屋戲呤詩 240
春雪 240
奉和澹屋寄示韻 241
林晩 241
春雪聯句 241
雨後新月拈杜韻 243
迎鑾紀事聯句三十韻 243
春陰詩次韻 245
次鄭員外元善寄示韻 245
將出直奉次澹屋韻 246
東陵寒食 246
次澹屋寒食襍絶句 247
又次小寒食書事 248
又用絶句韻 248
寒食篇上澹屋 249
自嘲詩和呈 250
聞升兒乘船西下有所遲 251
述懷 251
特兒書事 251
春梅問答 252
夜雷朝晴賦得雷字 252
齋朝聞笛 253
奉酬竹陰見寄 253
大防行 253
上巳雨奉次澹屋韻 254
次鄭員外希仁寄示韻 255
將出直偶書 255
『반창사고(半蒼私稿)』 오책(五冊) 257
『반창사고(半蒼私稿)』 권구(卷九) 257
詩 258
視雪乘舟向洛竹陰志喜簡寄一律謹次 258
奉次視雲賦枯竹 258
又次賦怪石 258
雨中次竹陰韻 259
又次種竹詩韻 259
視雲書示喜雨詩奉次 259
月夜共賦 260
江竹陰享祀健元陵歸路訪之示以一律謹次雲 260
奉和視雲齋居詩韻 260
奉次澹屋詩韻 261
齋後拓數畝地可以淸暑賦四言長句聊以敍意 261
六月十日禱雨南擅恭賦 262
雨中次竹陰詩韻 262
受香出東門外値雨憩小亭口占 263
晩出到齋 263
羲升與崔郎三夏相隨雨不克偕過數日不至作二憶詩 263
次竹陰寄示韻 264
澹翁因視雲韻喜水樓至簡寄次呈 264
月夜書懷 265
苦熱喜得雨 265
江雲 265
寄家書 266
終南四皓會詩 266
翌日奉和第一皓視雲寄示韻 267
澹翁生日有詩要和 267
送李大年歸法湖田居 267
八月九日 268
喜 268
留直奉齋伏聞十五日賀儀恭賦七言詩 268
是夜看月 269
送安傔歸東峽 269
四重謠辭幷序 269
遣懷 272
重陽書事 272
送羲升還家 272
餐菊詩 273
羲祖唱明後賜內樂以寵之竹陰有志喜詩寄示聊以和之 274
東陵雪 275
林齋對月 276
德泉庫守歲 276
元日曉赴公二絶句 276
和李學士休吉其慶亦近堂詩韻 277
又 277
又 277
又 278
又 278
又 278
又 278
又 278
又 279
又 279
病餘赴直次竹陰絶句 279
次鄭主簿弼東殷賚大觀亭韻 279
曉月 280
官居 280
端午日述懷 280
德泉庫直中 280
咏海棠 281
曉赴闕口占 281
登樓聞篴 282
夏日直中賦二絶句遣悶 282
奉和竹陰韻解嘲 282
喜雨 283
直中値雨 283
御溝水 284
七夕書懷 284
咏七夕雨 284
月夜 285
庭院 285
九衢 285
送韓承宣義運仲皡之任鍾城 286
宋神光僉使成樂鎭致中之任 286
謹次澹屋寄示韻 287
送鄭亞使希仁掌試關南 287
直中奉和澹屋詩韻 287
又 287
又和韻 288
次韻憶丹山兄弟 288
澹寧屋除夜獨坐守歲 289
元日直義盈庫 289
自遣 289
立春日述懷 290
贈尙瑞郎李友載延 290
直中贈李工部遠揆聖一直廬 290
大報壇感事 291
直中襍詠 291
南麓觀花同巖奉事喆明仲拈劒南韻 292
北渚洞看花次起居注羲祖詩韻 292
再遊北渚洞 292
次瘠菴李休吉簡寄韻奉酬 293
直中燈夕 294
旱餘小雨 294
瘠菴次東坡雨中熟睡詩韻以示步韻和寄 294
喜雨晩晴直中述懷 295
自遣 295
送澹寧公充明陵享官次韻奉呈 296
病中書懷 296
直中偶坐 297
奉送水樓學士還東峽 297
七月三五夜病臥直廬簡寄水部員外郎李聖一 297
奉次澹屋韻 298
倦游 298
奉送視雲翁就養于高敞任所 298
奉次歎老詩上族兄菊翁彛浩老人 299
十月六日出與仁門 301
七兄監煎北漢城約以同遊未果奉寄 301
七兄以一絶示悵意次韻奉酬 301
檀北觀與趙錫龜國寳夜飮拈杜 302
送李聖一之任鴻山 302
立春曉赴闕口占 303
感事 303
元日冒雨赴直口號示嚴工部喆明仲 303
得家書 304
喜聞官軍破松林賦 304
送七兄侍郎保釐沁都 304
送羲祖陪太夫人往觀沁都 305
雨中書事示瘠菴學士 305
北壇春享有感 305
折楊柳詞 306
四兄觀察公緬禮日感吟 306
東郊桃林 306
同李休吉姜世綸文擧二學士拈杜共賦 307
休吉歸以一律見寄和韻兼呈文擧 307
再遇又拈韻共賦 308
待羲升不至 308
作沁都行渡楊花津 308
金陵店舍得澹寧詩札仍和基韻 309
金浦早發 309
渡甲津 309
入沁都水樓澹翁以一絶示待來之意次韻聊酬其意 310
南將臺 310
丈人臺次板上韻 310
席上聞定州捿音仍用前韻 311
喜雨拈韻共賦 311
雨坐山館邀任記注存常季成拈杜韻 312
又拈韻賦五言長篇 312
遊月湖出東門 312
燕尾亭次族組藝窩公韻 313
舟下集勝亭 313
集勝亭 313
洗心齋同水樓澹翁速任季成聯句 314
還渡甲津市水樓澹屋同行 317
膽寧屋拈杜韻芝園瘠庵兩學士同會 317
直廬雨坐懷水樓澹屋之行 317
奉和澹翁詩韻 318
定州詞 318
三遇瘠菴芝園次老杜五言古詩韻 318
四遇瘠菴居拈唐詩韻 319
疊裘字 320
送侄羲祖之沁都省覲 321
和芝園用東武吟韻 321
五遇拈王摩詰韻 322
澹翁聞詩會賦古短各屬仍其韻奉酬 323
六月二日約會雨未果芝園有詩聊以次之 324
六遇拈劉長卿韻 324
苦熱出直夜坐 325
雨坐鄭希仁適至 325
澹屋夜坐次韻 325
奉呈姜丈世白清之 326
送別芝園姜學士 326
王世子冊禮成班退次澹屋詩韻 326
送嚴員外喆明仲之任山陽 327
歲壬申秋七月丙戌卽我康獻太祖開國正位之七回甲也是日上遣大臣酎獻于南廟眞殿又今禮官致察于佐命文武諸臣所以篤前烈而獎元功也於戱陟降陰隲俾我後嗣王監法而祈永則惟我家千萬年無彊之休執契而可求矣不知此日此禮之爲幾遭也竊不勝詠歎舞蹈之忱用賦五言長律六十二韻尾附憂民數語以寓諴小民爲祈永命之本之遺意云爾 327
舟下沁都船上奉次七兄奇示詩韻 331
舟中拈杜韻 331
以寬堂慶會詩 332
將遊摩尼出城南門 333
鼎足山城傳燈寺得秋字 333
摩尼山塹城壇 333
中路次澹翁寄示韻 334
歸登鼎足山城 334
沁州北將臺 334
麗王陵 335
積石寺 335
登落照峰得虛字 335
留相弧辰奉次水樓韻 336
歸路登鎭海樓 336
初夜放船 336
泊杏洲 337
早潮放棹 337
還鄉題砥平店 337
九日還家作 338
除夜 338
視雲兄重牢日昨四絶句遙賀 338
遊東城 339
送李禮部禮延聖擧遊提川 339
送成進士餘遠遊沁都 340
三月十六日大雪次瘠菴韻 340
七兄以留相陞上卿與幕佐拈杜韻謹次遙寄 340
遊棠山亭子渡西湖 341
歸路漫成 341
霜臺詞 341
金吾直中書事 342
七月拜文義縣今發行出崇禮門 342
携酒欲訪瘠菴溪漲未果 342
途中口占 342
延華亭 343
經素沙野 343
發淸州向文義 343
向公州出芙蓉津 344
放舟 344
錦壁 344
重泛芙蓉江 345
所伊峰烽臺 345
訪金谷申報恩秉權庄 345
檢獄鎭岑事畢還發口號 346
次申記注川祿川如寄示韻 346
上巳日會遊造山 346
勉出東館次板上韻 347
次靑松趙雅士漢奎來訪詩韻 347
將向原州至栗峰口號示睦丞台錫輝垣 347
途中卽事 348
又 348
登懸寺 348
以叄覈審理事往公州事畢與舒川郡守李勉心韓山郡守李羲玄別口號示之 349
自原州還路由華城感事 349
坐嘯軒夜坐 349
金德中來訪其歸也贈詩次韻以酬 350
檢獄岬寺因遊獅子菴 350
十月移拜沔川郡守自文義發行 351
將入沔川權德山徹伯隣有詩次韻奉酬 351
病臥得澹翁寄示韻次呈 351
檢獄德山歸路得一絶贈主倅 352
君子亭拈杜韻 352
携諸客晚憩君子亭呼韻共賦 352
用澹屋扇面題詩韻奉酬 352
錦州道中 353
水樓以北靑府使爲過回甲運鄕故詩以道意聊以奉呈 353
大興道中 354
宿萬年店 354
送澹寧尙書以上使赴燕 355
판권기 357
등록번호 | 청구기호 | 권별정보 | 자료실 | 이용여부 |
---|---|---|---|---|
0002809124 | 811.9081 -21-60 | 서울관 서고(열람신청 후 1층 대출대) | 이용가능 |
*표시는 필수 입력사항입니다.
*전화번호 | ※ '-' 없이 휴대폰번호를 입력하세요 |
---|
기사명 | 저자명 | 페이지 | 원문 | 기사목차 |
---|
번호 | 발행일자 | 권호명 | 제본정보 | 자료실 | 원문 | 신청 페이지 |
---|
도서위치안내: / 서가번호:
우편복사 목록담기를 완료하였습니다.
*표시는 필수 입력사항입니다.
저장 되었습니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