본문 바로가기 주메뉴 바로가기
국회도서관 홈으로 정보검색 소장정보 검색

목차보기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1.1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形成历程
1.1.2 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规划
1.1.3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传统约束因素研究
2.1.1 国内研究
2.1.2 国外研究
2.1.3 小结
2.2 交通领域之运输成本的约束研究
2.2.1 国内研究
2.2.2 国外研究
2.2.3 小结
2.3 环保领域之环保因素的约束研究
2.3.1 国内研究
2.3.2 国外研究
2.3.3 小结
2.4 产业领域之供应链的约束研究
2.4.1 国内研究
2.4.2 国外研究
2.4.3 小结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边界和理论
3.1 钢铁物流园
3.1.1 物流园的概念
3.1.2 钢铁物流园的概念及其分类
3.1.3 中国钢铁物流园的发展历程
3.1.4 京津冀钢铁物流园的现状
3.1.5 研究边界
3.2 经济地理学
3.2.1 微观静态的研究
3.2.2 宏观动态的研究
3.2.3 经济地理学的局限
3.3 新经济地理学
3.3.1 主要内容
3.3.2 核心理念
3.3.3 实证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间布局约束因素与约束方式
4.1 传统约束因素
4.1.1 自然环境因素
4.1.2 经营环境因素
4.1.3 其他约束因素
4.1.4 小结
4.2 行政约束因素
4.2.1 交通因素
4.2.2 环保因素
4.2.3 产业升级转移因素
4.3 行政约束因素对钢铁行业约束的实证
4.3.1 验证方法选择
4.3.2 变量及数据
4.3.3 单位根检验
4.3.4 协整检验
4.3.5 格兰杰因果检验
4.3.6 小结
4.4 行政约束因素形成的市场约束因素
4.4.1 运输成本因素
4.4.2 钢铁产量因素
4.4.3 钢铁结构因素
4.5 约束方式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京津冀钢铁物流园空间布局机理
5.1 京津冀钢铁物流的特点
5.2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布局规划
5.2.1 空间布局属性
5.2.2 消费者多样性偏好与钢铁物流枢纽
5.2.3 规模收益递增与产业属性
5.2.4 冰山运输成本与空间属性
5.3 市场约束因素的充分性分析
5.3.1 产业属性模型
5.3.2 空间属性模型
5.4 空间布局机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京津冀钢铁物流园空间布局模式
6.1 产业属性模型
6.1.1 产业属性共性指标
6.1.2 产业属性个性指标
6.1.3 产业属性模型
6.2 空间属性模型
6.2.1 最小总运输成本函数
6.2.2 单源钢铁物流园空间属性模型
6.2.3 多源钢铁物流园空间属性模型
6.3 模型参数设定及算法设计
6.3.1 产业属性模型
6.3.2 单源钢铁物流园空间属性模型
6.3.3 多源钢铁物流园空间属性模型
6.4 动态布局模型的设计实现
6.4.1 设计思路
6.4.2 应用时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最佳空间布局方案及政策建议
7.1 方案设计
7.1.1 设计目标
7.1.2 设计思路
7.1.3 实用意义
7.2 政策体系
7.2.1 职能部门
7.2.2 战略规划
7.2.3 政策建议
7.3 政策建议评价
7.3.1 交通方面
7.3.2 环保方面
7.3.3 产业升级转移方面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이용현황보기

京津冀钢铁物流园空间布局机理与模式研究 = Study on the mechanism and mode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teel logistics park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이용현황 표 - 등록번호, 청구기호, 권별정보, 자료실, 이용여부로 구성 되어있습니다.
등록번호 청구기호 권별정보 자료실 이용여부
0002612432 338.47672 -20-2 서울관 서고(열람신청 후 1층 대출대) 이용가능